欢迎您来到搜药网
找药材
找药材
中成药
找资讯
找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找药材 > 补虚药
功效作用: 不限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清虚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燥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 利水消肿药 利尿通淋药 利湿退黄药 收敛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活血止痛药 活血调经药 活血疗伤药 破血消癥药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重镇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平抑肝阳药 息风止痉药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涌吐药 杀虫止痒药 拔毒生肌药 化湿药 驱虫药 消食药 温里药 开窍药 理气药
中药归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字母排序: 不限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黄芪

黄芪 huangqi

中药名称:黄芪 huangqi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
产地分布:蒙古黄芪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膜荚黄芪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及疏林下。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
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价格:¥ 面议

黄芪详情
中药名称:黄芪 huangqi
中药别名:黄耆、木耆、绵黄芪、王孙、箭芪。
功效作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使用禁忌: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
采收加工:野生黄芪春秋两季均可采挖,除净泥土及须根,切去根头,晒至七八成干,按粗细、长短不同分级。栽培黄芪应3年以后采收。
【英文名】:Astmgali Radix。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gholicus(Bge.) Hsiao和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根。

【植物形态】:蒙古黄芪:多年生草本。主根长而粗壮,条较顺直。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下面被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黄色至淡黄色,雄蕊10枚,二体。荚果膨胀,无毛。膜荚黄芪:小叶6~13对,荚果有毛。

【药材性状】:蒙古黄芪:表面灰黄色,栓皮不易脱落。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膜荚黄芪:表面灰黄色、黄棕色,质硬,较难折断。

【临床应用】:用量9~30克,治疗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炎和病毒性心肌炎。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化学成分】:主要含黄芪甲苷、黄芪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异黄芪苷Ⅰ、异黄芪苷Ⅱ、三萜皂苷、黄酮及多糖等成分。

【配伍药方】:①治表虚自汗:防风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60克。每服9克,水一钟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医方类聚》引《究原方》玉屏风散)  ②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黄芪(去芦,蜜炙)、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每服12克,水二盏,生姜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不拘时候。(《严氏济生方》芪附汤)  ③治吐血不止:黄芪7.5克,紫背浮萍15克。为末。每服3克,姜蜜水下。(《圣济总录》)  ④治肠风泻血:黄芪、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传家秘宝》)  ⑤

【药理研究】:对核酸代谢有促进作用;增强造血功能;改善心肌功能,对抗心肌梗死;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改善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等。水煎剂具调节免疫、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毒性:煎剂LDso为(40±5)克/千克。

【药材性状】:蒙古黄芪:表面灰黄色,栓皮不易脱落。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膜荚黄芪:表面灰黄色、黄棕色,质硬,较难折断。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