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搜药网
找药材
找药材
中成药
找资讯
找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资讯 > 中药养生
中药禁忌 中药养生 药理分析 中药种植 中药偏方 中药泡酒 中药泡制 行业新闻 中药鉴定 药膳食疗

地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时间:2021-09-17 15:05:01 作者:
【形态采制】地黄属玄参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和腺毛。根状茎黄色,根肉质肥厚,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有皱纹,茎高20~30厘米,生叶无或有而叶少。总状花序顶生,夏季开花,花筒状。蒴果卵圆形。种子细小。分根或用种子繁殖。根或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

【形态采制】

地黄属玄参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和腺毛。根状茎黄色,根肉质肥厚,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有皱纹,茎高20~30厘米,生叶无或有而叶少。总状花序顶生,夏季开花,花筒状。

蒴果卵圆形。种子细小。分根或用种子繁殖。根或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生地黄”;干燥者称“干地黄”或“生地黄”;经加工蒸制后称“熟地黄”。

我国产量大,分布广,质量佳,远销东南亚、日本。每年初春栽种,秋收。

生地黄入药开始于《神农本草经》,熟地入药开始于《本草图经》。

【养生保健作用】

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经、肝经、肾经,滋阴养血、生精补髓、壮骨,为补益肝肾之要药,凡肝血亏虚、妇女崩漏、月经不调、肾阴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精血两亏、消渴、耳聋目眩、须发早白均可用为主药,临床上已常用于治疗阴虚型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但药性黏腻,易助湿碍胃,故常以砂仁等芳香健胃药同用为宜。

李时珍说:“今人惟以怀地黄为上。”又名干地黄,功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本草新编》说:“生地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热血妄行,或吐血、衄血、下血,宜用之为主。”生地黄粥久服可延年。汁洒桑叶养蚕,则可多吐丝。

地黄中含梓醇、二氢梓醇、地黄苷、胡萝卜苷、水苏糖、氨基酸、有机酸、微量元素等。而熟地黄的水苏糖及醇及葡萄糖较多,但水溶性氨基酸减少,二者脂肪酸相差无几。熟地黄有强心生白细胞作用。

《本草图经》云:“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益血、填髓之功。”其代表方剂,有多个地黄丸家族兄弟,各有其针对性。①六味地黄丸:由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首创。由地黄160克,山药80克,山茱萸80克,泽泻60克,牡丹皮60克,茯苓60克组成。三补三泻,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头晕耳鸣、腰痛、消渴等症,并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及应激力、改善自由基代谢、抗DNA损伤、提高记忆力,镇静、强心、利尿、降糖等作用。②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记的肾气丸。温补肾阳,用于治疗阳虚四肢厥冷、腹脘冷痛、阳痿、滑精、子宫冷。③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用于治疗肾阴虚、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目干涩。④归芍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用于填精养血,治疗头晕、崩漏效果显著。⑤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腰膝酸软、遗精血淋、滋阴降火,但脾虚便溏者慎。⑥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加车前子和牛膝。利水渗湿,用于治疗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等。⑦七味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用于治疗肾不足、虚咳、气喘、遗精。⑧麦味地黄丸:七味地黄丸加麦冬。养阴生津,专治肺肾阴虚、肺痨、喘咳遗精等。

【养生配方推荐】

(1)熟地黄、当归等量。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服20丸。血热妄行、而热血月经不调,皆可服食。

(2)熟地黄、当归、黄芪等量。研末为丸,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20丸。可治疗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3)熟地黄120克,枸杞子60克。研末为丸,每丸9克。每日2次,每服1丸,可治疗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夜尿频、头晕、耳鸣等。

(4)熟地黄12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胁痛泛酸。

(5)熟地黄15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治疗肺虚气喘。

【保健注意】

(1)熟地黄水煎服10~30克。

(2)脾虚食少、腹满便溏、痰湿素盛者均不宜服用。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