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鸡冠花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干燥鸡冠状花序。因其花序形似鸡冠状,故名鸡冠花。
【药材历史考证】鸡冠花原以鸡冠子入药,其始载本草《本草拾遗》云:“鸡冠子,凉,无毒。止肠风泻血,赤白痢,妇人崩中带下,入药炒用。”《嘉祐本草》、《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均转引了以上所述。鸡冠花一名的始载本草《滇南本草》云:“止肠风血热,妇人红崩带下,赤痢下血,用红花效;白痢下血,用白花效。”李时珍曰:“鸡冠处处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矬者才数寸。其叶青柔,颇似白苋菜而窄,梢有赤脉。其茎赤色,或圆或扁,有筋起。六七月梢问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其穗圆长而尖者,俨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者,俨如雄鸡之冠。花大有围一二尺者,层层郑出可爱。子在穗中,黑细光滑,与苋实一样。其穗如秕麦状。花最耐久,霜后始蔫。”李时珍谓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用。”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鸡冠花及其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颇粗壮,绿色或带红色,具纵棱。叶互生,叶柄通常红色;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3厘米,宽2~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穗状花序顶生,呈扁平的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一个大花序下面有数个较小的分枝,分枝圆锥状矩圆形;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红色、紫色、黄色、橙色或红色与黄色相间,干膜质,有光泽,宿存;花被片5,椭圆状卵形,顶端尖;具1中脉;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浅裂。胞果卵形,长2.5~3毫米,盖裂。种子扁圆形,直径约1.5毫米。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厘米,宽5~20厘米。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①苞片细胞排列整齐,壁薄,微作波状弯曲。②花被下表皮细胞作波状突起,细胞形状模糊,几不可辨,有时在花被的基部,可见散在的气孔。③非腺毛由数个细胞组成,壁薄,顶端细胞微有皱缩。④花粉粒极少,圆球形,外壁微有纵直纹理。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广泛栽培,为常见观赏花卉之一。
【采集加工】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饮片炮制】1.鸡冠花除去杂质及残茎,切段。
2.鸡冠花炭 取净鸡冠花,照炒炭法炒至焦黑色。
【性能功用】味甘、涩,性凉。归肝经、大肠经。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内服:6~12克,水煎服。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