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虎杖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蓼为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本植物茎直立而有节,形似手杖;茎表面散生多数紫红色斑点,状如虎皮上的斑纹,故名虎杖。
【药材历史考证】虎杖,原名虎杖根。其始载本草为《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本草拾遗》云:“茎上有赤点者是。”《本草图经》曰:“虎杖一名苦杖。旧不载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李时珍释其名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虎杖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横走,木质化,外皮棕色,断面黄色。茎直立,丛生,中空,基部木质化,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节稍膨大。叶互生,具短柄;托叶鞘膜质,抱茎;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宽卵形,长6~12厘米,宽5~9厘米,先端短骤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全缘。花单性,雌雄异株,成腋生密集的圆锥花序;花小,花被片5,白色或淡绿白色,2轮排列,外轮3片在果期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具退化雌蕊;雌花具退化雄蕊,子房上位,花柱3,分离,柱头扩展,呈鸡冠状。瘦果卵状三棱形,长3~4毫米,黑褐色,光亮,包于宿存的翅状花被内,翅倒心状卵形,长6~10毫米,基部楔形,下延至果梗。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厘米,直径5~25毫米。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药材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5~10列木栓细胞,棕红色。皮层较窄,散有纤维束,有时可见切向延长的分枝状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韧皮部也有纤维束和草酸钙簇晶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中木纤维发达,导管较少,常单个或数个成束散列于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间,木射线宽2~7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有时可见类圆形石细胞。
粉末特征:棕黄色或棕色。①草酸钙簇晶较大,直径21~110微米,棱角较钝。②韧皮纤维成束,细长,较平直,木化,纹孔细点状、人字形或十字形,胞腔内含淀粉粒,有的纤维具横隔。③分枝状石细胞多2~3个相连,纺锤形、类长方形或延长呈纤维状。孔沟疏密不一,胞腔内含淀粉粒。有的石细胞具横隔。④木栓细胞扁平,数层重叠或单个散离。胞腔大多充满棕红色物,并现不规则纹理。⑤木射线细胞易察见,壁厚木化,纹孔较密。⑥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直径3~13微米,脐点点状,复粒大多由2~4分粒组成。
【药材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5克,加乙醇25毫升,浸渍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约5毫升,充分搅拌,取上清液,加氯仿10毫升,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蒸干,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樱红色。
2.取上项下氯仿提取后的水液,加醋酸乙酯10毫升,振摇提取,分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水约5毫升,再用乙醚5毫升提取。分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毫升使溶解,取少量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光灯(365纳米)下观察,显亮蓝色荧光;取水层液,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显污绿色。
【生境分布】喜生于湿润而深厚的土壤中,多见于山坡、山麓、溪谷两岸的灌丛边、沟边草丛中及田野路旁,常见成片生长。分布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能功用】味微苦,性微寒。归肝经、胆经、肺经。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内服: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患处。孕妇慎用。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