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乌梅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乌梅在中医学是如何用药的,乌梅主要用于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等疾病,以下搜药网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乌梅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学到点中药跟中医相关知识
药名:乌梅
别名: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功效分类:收涩药;止血药。
性味:味酸;性平。
归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
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药材基源: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近成熟果实经熏焙加工而成者。
乌梅能治疗什么病
1.《本草新编》记载:鸟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2.《刘涓子鬼遗方》记载:乌梅治疗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 杵末敷上 恶肉立尽。
3.乌梅治慢性肾炎:乌梅有助肾小管上皮再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方用乌梅炭、蝉蜕各6g,辨证加入其他中药,如玉屏风散合六味地黄汤等,每日1剂,水煎服。
4.《别录》记载:乌梅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5.《纲目》记载:乌梅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6.《太平圣惠方》记载:乌梅治疗小儿头疮 积年不差:乌梅肉 烧灰细研 以生油调涂之。
7.《日华子本草》记载:乌梅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8.《纲目》记载: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NI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
9.乌梅治霉菌性阴道炎:乌梅外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方用乌梅50g、白鲜皮15g、贯众30g,根据临床辨证,还可在上方中加入龙胆泻肝汤。每剂药煎2次,每次取汁200mk,每日洗2次,先熏后洗,再以带尾棉球浸药液(药液煎好后可先取出少许另存,以备浸棉球塞入用)后塞入阴道,6小时后取出棉球,每日1次。如能配合口服药,效果更好。乌梅口服剂量为10g~15g。
10.乌梅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重用乌梅(一般不少于30g)对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方用乌梅30g、黄连3g、黄柏9g、细辛3g、花椒6g、干姜6g、桂枝6g、党参10g、当归10g、附子6g、白术20g、枸杞子10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分3次服,一般7日可见效。
11.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